这段历史至今仍令人触目惊心。1990年代,黑龙江省讷河市曾因一起极为惨痛的杀人事件而名声狼藉。一句“不想活,上讷河”在当地流传开来,成为了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禁忌。这句传言在讷河市传播开来配资炒股官方网,引发了极大的恐慌,许多人选择迅速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乡村,躲避这座小城的不祥之气。即便到了今天,提起这段历史,当地居民依旧会心生寒意。所有的恐惧都源自一连串发生在1989年到1991年的极端暴力事件。罪犯贾文革,伴随着他的同伙们,仅在短短一年之内,实施了超过60起恶性犯罪,造成了40多人死亡,而更为骇人听闻的是,这些罪犯不仅杀害了受害人,还残忍地将尸体的心脏剖出,烹煮食用。每一次回顾这些行径,心底都忍不住一阵发寒。
讷河市位于黑龙江省的西北部,地处黑土地的腹地,是中国甜菜、马铃薯的发源地。这里曾是一个富饶的地方,也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之一。城市周围少数民族聚居,文化多元,民风淳朴,风景如画。曾几何时,这座小城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魅力,吸引了无数向往田园生活的人们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讷河还是清朝皇后婉容的故乡。可是在1991年,随着一系列杀人案件的发生,这座曾被赞誉为人杰地灵的小城,突然间成了人们谈之色变的“匪城”。
展开剩余81%九十年代正值中国的改革开放,国家经济起飞之际,但讷河的商人却纷纷撤离,街头冷清,商铺门前无客。讷河的经济因此深受影响。与此同时,这座城市也因为不堪的恶性事件而陷入了长时间的恐慌与迷茫。
这段恐怖历史的主角,名叫贾文革,生于1965年,黑龙江省讷河市人。父母早逝,贾文革从小便成了孤儿。尽管他天资聪颖,成绩优异,但因家境贫寒,最终不得不辍学并投身社会,开始从事打工生活。贾文革是一个心思复杂、内心扭曲的人,虽然外表看似聪明机敏,但他的心理却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走向了歪路。
起初,贾文革在一家配件工厂做普通工人。那时的工厂工作十分稳定,是社会上广为人知的“铁饭碗”。然而,他很快感到这种单调乏味的工作令自己倍感压抑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贾文革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了工厂里的年轻女性们。由于他是中俄混血,外貌俊朗,五官深邃,且言谈风趣,吸引了不少女性的目光。最终,几名年轻女性在他的花言巧语下与他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。就在他觉得这些关系能够为他带来满足时,他却又看中了工厂里一位老员工的家庭背景——不仅富裕,而且女儿美丽。凭借巧言令色,贾文革成功诱骗老员工将其女儿李艳珍嫁给了自己。
然而,婚后,贾文革的行为依旧不知悔改。他继续游手好闲,频频与工厂内的女员工有染,不仅影响了工厂的气氛,还导致了厂长的多次警告。即便如此,他依然没有改过自新的打算。最终,在厂长再一次发现他行为不端后,贾文革被毫不留情地解雇。失业后的贾文革并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,而是走上了另一条道路——他涉足了商海,开始在街头巷尾游荡,最终在屠宰行业找到了一线生机。
1990年,贾文革在屠宰生意上渐渐站稳了脚跟,生意逐渐有了起色。那时的他,已经不再为生计所困。一天,他外出收购羊只时,意外发现了两只不明来源的羊。出于贪婪,他毫不犹豫地将它们收入囊中,转手卖掉,赚得了一笔可观的收益。这次偷盗的行为,让贾文革对非法手段产生了深厚的兴趣,他开始有了通过偷盗牲畜来获利的打算。屠宰业的暴利让他逐渐陷入了偷盗的泥潭,屠宰业便成了他非法获利的重要途径。
他将偷来的牛羊带回家宰杀,秘密将骨头埋在院子里。随着生意越来越顺利,贾文革开始感到不满足。他并不满足于仅仅赚取这些小钱,而是开始盘算如何进行更大的非法赚钱。此时,他的心态开始发生扭曲,他对暴力和犯罪的欲望愈发强烈。
1985年5月,贾文革结识了王艳玲,两人迅速开始了同居生活。王艳玲起初并不情愿参与贾文革的犯罪行为,但在贾文革的软磨硬泡下,她最终屈服了。贾文革想到了“仙人跳”,这是一种通过女性引诱男人上钩,之后由男性同伙实施抢劫的犯罪手法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贾文革与王艳玲的非法活动逐渐升级,他们开始策划更多的抢劫和偷窃行为。
1990年7月12日,贾文革与王艳玲再次出手。这一次,他们遇到了一名衣着暴露、身上背着贵重包包的女子。贾文革用甜言蜜语引诱她,并与她发生了不正当关系。然而,随后他将女子掐死,并抢走了她的财物。此后,贾文革开始实施类似的犯罪,逐渐发展为一名连环杀手。在短短的几个月内,贾文革残忍地杀害了20多名女性,并且将她们的尸体丢弃或藏匿。
就在贾文革的犯罪网络日益庞大时,他的行为也开始引起警方的注意。经过调查,警方最终在1991年8月时逮捕了贾文革及其同伙。通过对他家中的地窖进行勘察,警方发现了42具尸体,而这一案件的调查也揭开了更为残忍的犯罪事实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